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首 页
  聚焦广西馆
  世博资讯
  走进世博园
  通知公告
  主题演绎
  世博回顾
上海世博会概况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广西馆概况
参展主题:绿色家园 蓝色梦想
广西馆概况:按国务院省区市排序来确定各省区位置,广西展位位于中国馆19号展位,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长33.6米,宽17.8米,左邻广东馆,右伴海南馆,背靠重庆馆。
广西馆主题:八桂飘香
广西馆展示亮点:
壮乡元素绽放绿色宣言
电子水帘瞬间组字点题
机器壮妹盛情歌舞迎宾
桂林山水置景视频互动
铜鼓地面空间遥相呼应
壮乡风韵亲近绿色家园
钻石空间渲染蓝色梦想
绣球空间愉悦八方贵宾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细内容
城市未来馆:旧厂房改造的绿色梦想
2010/10/8 10:53:34
【字体:  】【颜色: 绿
    “既有建筑应该也完全可以加入绿色建筑大家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车学娅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世博园里的南市电厂改建工程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样本。作为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它让业界看到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无限可能。”车学娅所说的南市电厂,现已被改造成为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展馆之一———城市未来馆,并将是世博会结束后永久性保留建筑之一。而其被公认留存于世的最大意义正在于它树立了既有建筑从保护到利用、从改造到功能再生、从高耗能工业厂房到高标准绿色建筑的改造典范。

保留———新旧能源时空对话

   “史上最大温度计”、仿若八爪鱼的粉煤灰分离器、巨大的发电机组、粗犷的金属管道……穿行在城市未来馆里,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美好未来,还有过去工业文明的沉重与粗放,以及由此联想到的高能耗与高污染。刻意保留的工业遗迹与各种新技术相互映照,构成一场工业文明与绿色文明的“时空对话”。和许多游客一样,记者也没有错过黄浦江畔的夜景。在璀璨的灯河里,一根几十米高的巨型温度计备受关注,而这一“史上最大温度计”的前身正是南市电厂的烟囱。“为保留这个烟囱,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曾经做过多个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多次论证。”车学娅介绍,而温度计的创意既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施工量,还提醒人们警惕温度变化、关注能源利用,铭记这里曾经冒出的滚滚浓烟。现在,这个温度计已经被公认为“世博园区内佐证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地标性建筑”。

   “一定要体现建筑原有的工业特征。比如发电机组、粉煤灰分离器的保留,就是要告诉人们,这里原来是一个老式电厂,要让人们看到火力发电的具体流程。”正如车学娅所言,工业遗迹保留了人们对火力发电时代的记忆,提醒着人们旧的能源利用方式的种种弊端。

   “为了体现对工业遗迹的保护,在利用时,我们并没有改变建筑的整体架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设计一所项目建筑师康月告诉记者。于是,在整个改建工程中,始终充分考虑了对既有建筑或设施设备的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完整保留了主厂房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钢筋砼结构体系,并运用阻尼结构技术进行加固,同时起到防震减震作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保留车间的吊车,厂房中的部分发电机组还将进行集中展示,四组粉煤灰分离器顶部则安置了风力发电机;保留并利用原有的江水取排水管道,设立江水源能源中心及中水处理机房……保留与再利用,是建筑前世今生的同时呈现,使新旧能源在“城市未来”的主题下,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再造———科技赋予绿色新生

    “在建筑设计上,我们遵循‘保护老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形态”,康月对记者说,“但是,如果从技术和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这个项目所包含的内涵又十分丰富。”围绕“四节一环保”,南市电厂改建工程进行了多项能源、生态技术的集成,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江水源热泵、主动式导光系统、自然通风、绿色建材、水回收利用、阻尼结构加固、半导体照明和智能化集成平台等。但是,“技术的罗列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因地制宜,结合先进的、适宜的的节能技术和科技成果,使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才是改造的重点。”车学娅表示。电厂烧煤发电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而南市电厂原本建有从黄浦江取水的管道。“在进行能源改造时,我们充分利用原有资源,保留江水取水系统,改造为江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车学娅介绍。利用江水为建筑提供采暖和空调的能源,不仅满足了城市未来馆的自身需求,还成为整个浦西园区15万平方米建筑的冷热源中心,极大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冷媒的使用。为了保留厂房的阶梯型室内空间,同时解决大进深空间的自然采光问题,“我们设计采用了定日聚光 平面反光 棱镜散光的组合导光系统,将自然光从屋顶导至厂房中庭深处”,据车学娅介绍,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屋顶的定日镜还能像“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这项“主动式人工导光系统技术”解决了大进深厂房的采光难题,减少了室内人工照明,还为大型植物进入室内提供了可能,而导入中庭的斑驳光影也成为未来城市馆里引人注目的景观。为了更好地探索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南市电厂还采用了多种太阳能利用方式。“仅太阳能光伏发电便集成应用了高效单晶硅、刚性非晶硅、透光薄膜等,年发电量可达50万千瓦,是整个世博园区主要供电展馆之一”,康月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所利用的种种新技术还将全部纳入智能化集成系统。通过这个平台,管理者可以直观地看见水、电、太阳能、风能的即时利用情况,以及空调、电梯等各种设备设施运行时的能耗状态,实现了分项计量,便于进行精细化的能耗管理。在保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再利用,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良再造,在尽可能少拆建的原则下,赋予旧建筑全新的绿色生命。从南市电厂到未来城市馆,其新旧能源利用的对比引人深思,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大量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提供了范例。□邵方超 付灿华

中国建设报 

投稿】【打印】【关闭】  
 
本网站由广西建设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