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件通知 | 领导视察 | 工作督导 | 市县动态 | 经验交流 | 视频点播 | 图片报道 | 资料下载
“远离寨火 睡上安稳觉” 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侧记(组图)
2011/3/7 16:18:45   来源:广西建设网


    2010年5月24日,自治区副主席高雄(中)在融水洞头乡寨顺屯考察村寨防火改造工作情况。前右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宁国用 摄

    “防火改造,为我们筑起了一堵坚固的‘防火墙’!”

    “不用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以睡上安稳觉了!”

    ……

    在桂西北三江、融水、龙胜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群众切实感受到村寨防火改造带来的安稳和温暖,纷纷表达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连片的木结构房屋依山搭建,沿坡群居,户户相挨,鳞次栉比,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情,生动勾画出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诗意般的田园画境。但千百年来,在这秀丽的风光背后,却隐藏着“火烧连营”的巨大隐患。

    统计资料显示,建国以来,因火灾频发,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年均返贫人数达3000多人。

    2008年,广西决定用三年时间,对桂西北50户以上连片木结构房屋的1156个村寨进行防火改造,并列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科学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截至去年底,这一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28亿元,完成了对1156个村寨的防火改造,惠及13.4万户59万人。

    “四改”筑牢“防火墙”
    百姓睡上了安稳觉

 
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屯开设的防火通道。宁国用 摄

桂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用上了安全节能的灶台。江峰 摄

    “有了清洁、卫生的厨房,今后用火安全就有保障了!”家住三江县林溪乡冠洞村冠小屯的石德良,看到原本黑暗狭小的木结构厨房改建成亮堂宽敞的混凝土砖瓦厨房,心里终于踏实了起来,“过去总担心寨火,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现在可以睡上安稳觉了。”

    广西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实施电改、灶改、水改和寨改等“四改”工程,着力解决村寨用火用电隐患严重、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设施、无防火分隔等问题,防火消防条件明显改善,有效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大增强了百姓的“安全感” 和“幸福感”。

    “大火仅在35分钟后被扑灭,只烧毁、破拆8栋房屋,没有人伤亡”,谈起今年1月31日的那场大火,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寨顺屯的群众只是虚惊一场,“要是在以前,这次火灾至少造成上百户人家被烧毁,甚至会危及生命。”寨顺屯共525户人家,是洞头乡人口最密集的村寨,木屋密集连片,火灾隐患突出。

    “村寨没有被大火吞噬,多亏有了防火通道”,当地干部介绍,2009年8月,寨顺屯已投入168.5万元实施防火改造,开辟了2条长160米的防火通道,建起2个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并铺设了消防管网,使得村寨的抗御火灾能力大幅提高。

    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石碑村下寨屯的群众也在“四改”中受益。去年12月10日村屯突发大火时,只是部分房屋被烧毁,没有村民在“火魔”中伤亡。

    “防火改造,为我们筑起了一堵坚固的‘防火墙’!”群众高兴地说。据统计,目前桂西北三江、融水、龙胜等地完成防火改造“四改”项目的村寨,火灾发生率同比下降了50%。

    改造与发展生产结合
    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实施村寨防火改造后,融水洞头乡彩林屯面貌一新。宁国用 摄
 
 
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屯的防火消防条件明显改善。江峰 摄

    桂西北村寨,民俗民风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但同时背着贫瘠、落后、寨火等包袱。如何在防火改造中保护特色民居文化,帮助群众摆脱贫困?

    “村寨防火改造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消防安全实际需要,正确处理民族习俗、历史传统与消防安全的关系,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说。

    在三江县独峒乡高定村,壮观的鼓楼群和吊脚楼,在大山中散发着醇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防火改造中,当地政府把该村列为民族特色重点保护村寨,结合寨改拆迁,建设村屯公路、绿化带、露天水池等农村基础设施,既保护好民族特色,又完善村屯配套功能。

    如今改造后的高定村,笔直的防火通道穿插其间,若干个小寨错落分布,整洁的水泥路与古朴的石板路纵横交错,吊脚木楼与雅致的砖楼相邻相辉,消防安全条件全面改善,村寨的品位明显提升,游客也日渐多了起来。村民老吴搬出防火线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又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吊脚木楼。凭借村里优美的人居环境,他打算把新楼房改成农家旅馆,专门接待外来游客。

    广西村寨防火改造一个重要做法,是注重加强村寨绿化和环境建设,合理配套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挖掘、保护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农村造血功能,激活自我发展能力,帮助群众挖掉“穷根”,充实钱袋子。

    与高定村一样,三江县的林溪、丹洲等地采用了防火改造与民族特色建筑同步改造的办法,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旅游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业,群众的腰包一天一天鼓了起来。据统计,去年1至11月,三江旅游总人数106.41万人次,同比增长30.07%;旅游社会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2%。

    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拉纳村拉晒屯曾经的一场火灾,让村民一夜返贫。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在防火改造中统筹推进村屯公路,供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原来需步行3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坐车只需10多分钟,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很快得以改善,群众开始过上安定幸福生活。拉晒屯苗胞黎妹激动地说:“现在房建好了,路通了,自来水到家了,我们生活更有信心了!”

    防火改造深入人心
    呼吁扩大改造范围

南丹县六寨镇播细村大寨屯的村民消防队演示灭火操作。江峰 摄

    当前,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同胞对这项工程拍手叫好,积极拥护。

    走进桂西北一些村寨,随处看到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劳,一家拆迁百家帮忙的感人场面。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寨大村寨大屯,活跃着一支女子志愿消防队,她们手拿笔记本,深入到每条小巷、每家农户中排查火灾隐患。志愿队队长粟仁先说,她们每月要检查四次,发现隐患就登记下来,并通过喇叭在全屯广播,督促大家及时整改。

    龙胜、三江、那坡等地的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由于地方财力薄弱,资金的筹措仍显不足,加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基本上是“零空白”,这给村寨防火改造,特别是后续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有关负责人说,广西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点多面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在村镇建立起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强化村寨防火改造的长效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由点到面、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扩大防火改造覆盖范围,让这项工程惠及更多百姓。

    据统计,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目前桂西北仍有相当数量50户以下的村寨亟待改造。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2011年,自治区政府继续把村寨防火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计划筹措资金约1亿元,对融水县30-50户集中连片的320个村寨进行防火改造。(宁国用)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