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件通知 | 领导视察 | 工作督导 | 市县动态 | 经验交流 | 视频点播 | 图片报道 | 资料下载
贵州省湄潭县农村危房改造 开源节流 激发动力
2009/6/11 15:18:48   来源:中国建设报

开源节流 激发动力 

——贵州省湄潭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散记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是个内陆山区农业县,素有“鱼米之乡”、“高原明珠”、“小江南”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县农村包括住房在内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当地大多数农居还是木质结构,加之地质灾害频繁,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木结构危房和极少量的茅草房、土坯房,目前农村危房占到了农业总户数的4.84%。在国家保增长、重民生、促内需的大政背景下,贵州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湄潭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也步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阶段。该县注重在内部挖潜,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群众致富,从而激发出了农民主体的危房改造动力,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刬旧谋新。 

    节流——整合资金,四两拨千斤 

    尽管该县是“吃饭”财政,财力十分有限,但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改造危房的迫切愿望,县委、县政府创新机制,按照“各级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五个一点的资金筹措办法,多方筹资,打捆使用。 

    首先,他们重视整合资金。仅2007年、2008两年,全县共整合县、乡财政投入、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上级帮扶以及社会捐赠等共计2000余万元资金投入农村危房改造及配套建设;今年3月27日举行的农村危房改造捐赠活动共接收捐赠近600万元,全部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其次,开展分类补助。该县对5626户危房改造对象实行分类补助,对危房户中的分散五保户、极度贫困户,每户平均按3万元(其中县级每户补助2.5万元,乡镇每户匹配0.5万元)标准由乡镇根据实际统筹安排补助,对危房户中的地质灾害户,除责任单位补助外,每户县级补助2.5万元,以此确保“三类户”危房首先得到解决;同时,对危房户中的一般户每户按1万元予以补助(其中0.3万元作为基础设施配套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再次,突出示范效应。在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寨,属危房户的分类进行补助,同时根据群众意愿,视其经济承受能力,对不是危房户但愿意修建黔北民居的,每户按照1万元(其中0.3万元作为基础设施配套费)给予补助,达到整村推进的示范效果。 

    最后,切实搞好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优惠措施,积极参与危房改造工作,帮助危房户建设美好家园。建设部门无偿提供图纸和技术指导,开展工匠技术培训解决工匠紧缺问题;国土、林业部门在土地审批、林木采伐手续方面给予优惠便捷办理,农业部门配套抓好沼气池建设,金融部门在信贷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同时,专项投资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拉动效应。以2007、2008两年该县新(改)建黔北民居2488户为例,每户按0.7万元补助计算,农户修建一幢民居需投资12万元以上,实际用不到2000万元的财政投入拉动民间资金近3亿元,解决了30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建筑、建材、装修、运输、电器等行业的发展,对当前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还解决了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务工问题。 

    开源——结合优势,夯实经济基础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需求量大,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只能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因此,只有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工作中他们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相结合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农民是主体,资金是关键。因此,该县结合实际,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帮助群众投资危房改造。通过近年来的倾力打造和精心培育,2008年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5万亩,综合产值7亿元以上,以“湄潭翠芽”为主打产品的名优茶先后28次获得国家级名茶评比金奖;烤烟产业稳步发展,烟农户均收入达1.65万元;畜牧总产值达2.97亿元;优质稻米基地15万亩,农民亩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茅贡牌优质稻米连续五届荣获全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全县基本形成了“烟、茶、米、畜、油、椒”等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8元,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相结合。着眼长远,以更广的思路、更高的眼界统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打造高标准的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重头戏,实施了“五到户、三到点”(即水泥路连到户、自来水通到户、农网改造到户、电视通信到户、庭院硬化到户;文体设施建到点、计卫室建到点、农村客运通到点)工程,财政、民政、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向新村示范点倾斜。全县2007、2008两年规划建设新村示范点45个,新(改)建黔北民居2488户。通过集中建设,既解决了群众住有所居的问题,又节约了行政成本,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农村面貌。 

    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以茶文化、红军长征文化、浙大西迁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载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已建成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2个,其中湄江镇核桃坝村和兴隆镇龙凤村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通过产业升级,群众得到了实惠,实施危房改造和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 

    升级——突出地域特色文化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为改造而改造,在规划时着眼长远,重视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改造出了一个个山美水美的生态村落和城镇。 

    房屋设计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居特色。省、市、县建设部门设计了12套黔北民居建房图纸,免费提供给群众选用。图纸设计,既考虑了建房户实际,节约用地、便于使用,又充分融入了“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灰墙”七大黔北民居风格元素,使之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倡导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的建房,不搞大拆大建,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全县形成了“依山傍水、村庄城镇、自然村寨”三种模式。 

    危房改造农民是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更应该充满人性化关怀。该县本着节俭资金,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根据农户经济承受能力和现有房屋状况,确定新建或改建方案,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分散五保户、极度贫困户建房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避免贪大攀比,严防群众改造危房新增过重债务,也保证了工程进度;对农村分散五保户,采取联建为主,分散为辅的方式建房;对一些地处偏僻,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危房户,实行易地重建和统一规划建设,从根本上消除了危房户长期生活困难的根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泺 喻立德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