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流动摊点:游离在爱与痛之间


2009/2/27 12:44:19   来源:南国今报
【字体:  】【颜色: 绿 】 
  核心提示:两日来,本报推出的“营造龙城和谐城管”的连续报道,聚焦流动摊贩生存的艰辛与城市管理之难,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议。经常光顾流动摊点的顾客,享受到了它们带来的便利,将其看成生活的一种补充;一些市民则认为,无证摊贩乱摆乱卖,简直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希望有关部门治理这块市容的“硬伤”。来自各方的声音,让人对这个“城市顽疾”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1 市民: 

  路边摊点实惠便利 

  

  近日,阿萍在柳州市中心逛街,无意发现了一个“跳蚤市场”,那里的衣服又多又便宜,这让刚参加工作的她兴奋不已。她选了3件衣服,1件毛衣2件T恤,总共才花75元,这让她很是满意。 

  阿萍在地摊“淘衣”很有心得。她告诉记者,在地摊上卖的衣服多是一口价,很实在。因价格本身就很低,没多少还价的空间,因此顾客觉得合适,一般就爽快买下,双方交易很干脆,不必费劲地讨价还价。 

  她说,这些地摊上的衣服如果在门店里卖,价格一般会高出二三十元。自己的收入不高,几十元钱在这就可以买到几件衣服,给自己增添新鲜感,很值得。对于许多人担心的地摊衣服的质量问题,阿萍说,只要购买时从色泽、面料、做工上加以鉴别,还是可以尽量避免。 

  家在三中路的小秋喜欢逛街,她尤其喜欢购买玩具娃娃、钱包、耳环等小饰品。小秋说,她买饰品都是图一时喜爱,看中了就会很冲动地买下,可有些饰品用了一次就不喜欢了。而商店的饰品一般价格高,花费不菲,如果买了很不划算。地摊上的小饰品比较便宜,就算买了之后不喜欢了,也不感到心疼。 

  市民陈先生说,地摊市场的氛围总让人感觉很放松,很随意,对感兴趣的东西什么都可以拿起来瞧瞧,不买也没有关系,不像逛商场那样受约束。如果在市中心有一个这样的市场,也不失为一大特色。 

  另外有市民表示,小摊贩往往是城市生活的补充。如配钥匙、修鞋、修车,一些缝缝补补的事都依赖于小摊贩,虽然这都是小事,可一旦找不到这样的摊点,生活真是很不方便。 

  胜利小区退休老人李师傅看了本报的报道后,昨日专程来到报社,表达自己对小摊贩的看法。李说,他大都是在流动菜摊上买菜,一般流动摊点的菜比市场的便宜几毛钱,  

  李说,小摊贩是“城市游击队”,也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之所以乱摆乱卖,天天被撵,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合法的“家”。如果政府管理部门能根据路段的特点,在一些地段设立市场,让小摊贩能择地“安家”,政府部门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收取一定租金,这样小摊贩既能就业,不给社会带来压力,又能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2 投诉: 

  堵路扰民尤为突出 

  

  关于街头小巷的小摊小贩造成的影响,多年来已是老生常谈了,人们不否认他们带来的诸多便利,但更多的则是对他们的不满。一些居住在小摊贩集散地周边的居民不堪其扰,常向媒体及市容管理部门投诉,指责流动摊点影响交通、污染环境、噪音扰民等。 

  家住红光小区的李女士一提到小摊点,就会历数其不是,“卖菜卖果的,把烂果烂菜丢得到处都是,烧烤的把周围空气搞得乌烟瘴气,还有那些小推车,有时横冲直撞的……”她告诉记者,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下着雨,她回家时就因路边的烂菜叶滑了一跌,摔了一身泥水。在她的记忆里,她曾经被小贩的推车刮破过衣服,还被挑担的扁担敲过脑袋,每次都是“吃哑巴亏”。 

  家住北雀路的陈先生每天骑电动车上班,都会经过潭中高架桥。最近,桥底的非机动车道转弯处,摆起了一个长近5米的地摊,每次经过这个转弯,他都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碾着摊子,引来摊主抱怨,有时候自己不小心急刹车,还会摔一跟头。“以前没这摊时,这急弯就特难拐,现在,只有下车推着走才能保证安全通过!”陈说。 

  住在胜利小区的李老先生反映,在黄村市场及胜利小区周边,有很多摆摊的“游击队”,常常在城管的驱赶下,聚集到航运宿舍南侧巷内、兴业苑东西向的道路两侧、胜利小区14至15栋间的窄巷等地,继续乱摆乱卖,卖菜宰鱼,使得污水横流,影响交通和市容,周围住户怨声不断。 

  记者在整理市民的投诉资料中还发现,市民对于小摊贩的投诉,大部分围绕在交通拥堵和扰民两大主题。夜市的投诉尤为突出。柳州的夜市在广西范围内都算出了名的,只要有夜市的地方,摊点油烟、食客猜码定然成为扰民投诉的焦点。“车都过不去,路都走不通!”这类投诉一般则集中在菜市附近,那里常常是水果蔬菜和小商品流动摊点集中的“重灾区”。 

  3 路边消费: 

  维权索赔成为难题 

   

  在龙城路上班的杨小姐则总结出一条经验:“再也不在路边摊买东西,东西再好也不买。”她告诉记者,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她在路边小摊看上了一个发卡,几经砍价后买了下来,她当时没有小钞,给了小贩100元,在找回的钱里有一张是50元的,由于路边光线不好,她也没看出钱有什么异样,第二天要用钱时才发现那钱是假的,“唉,找谁说理去?自认倒霉吧!”杨小姐说。 

  消费者在流动摊点购物遇到的另一大问题,则是商品的质量问题。没有固定摊点,没有任何票据,如果买回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消费维权将成个大难题,找不到商家投诉,连工商部门和消协等部门都难以受理这样的消费投诉案。此外,除了要防止收到假币外,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摊点上,要想分辨出商品是否有质量问题,也是个大难题。 

  杨小姐告诉记者,她在路边摊买过的衣服里,就遇到过针脚掉线的,虽然一再细心检查,但是在路灯下实在难以发现这样的细部问题。此外,在路边不能试衣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买回去不合适也是没有得换的,“买得好坏全看你运气!” 

  此外,在路边摊吃坏肚子,也是一些市民常遇到的。“别乱买街边的东西吃!”这是许多家长提醒小孩的话语。家住八一路的黄先生曾经遇到过一件哭笑不得的事,一天晚上他到北站菜市外的烧烤摊买吃的,打包回家和朋友喝啤酒,和摊主说好是要一手肥羊,在摊上没看出肉有什么不对劲,回到家才发现,买回的居然是一手已有异味的肥猪肉,根本没法吃。 

  柳州市消协工作人员说,在路边的摊点,卫生状况、产品质量、商家诚信等方面几乎是不受约束,完全靠摊贩的觉悟和良知来维护,在利润面前,这种维护变得相当的脆弱,受害的常常是消费者。 

  4 正规业主: 

  岂能“不公平竞争” 


  “路边摊的生意‘烘’了,却把我们店面的业主逼上了绝路!”昨日,建佳广场服装门面业主覃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覃算了一笔账:“我一个月光门面租金就要3000元,另外再加上水电费,一个月门面成本得3000多元,这也就是说,就算我不吃不喝,每天起码得盈利100元,不然就得倒亏。而楼下的流动小摊贩没有任何的租金、税收负担,一天就算一件商品都卖不出去,起码不会倒亏。” 

  覃说,由于流动小摊贩没有成本负担,所以他们可以把利润压得很少,以低廉的价钱卖出去。可同样的商品,门面业主绝对做不到。 

  覃说,柳州属于中等城市,收入水平不高,高收入人群一般就去大商场购物了,类似建佳广场这样的店面多是走中低档商品,因此在货源上很容易和地摊货“撞车”,即使不“撞车”,地摊上也会有他们的仿制版,两者因此形成同质化竞争。 

  最令他郁闷的是,自从楼下形成流动夜市后,一些顾客在店面里反复试衣,试好款式后不买,晚上就去小摊上买。还有小摊喊:“建佳有的款式这里都有,这里绝对比建佳便宜。”除外,建佳广场多名业主都表示,流动摊点摆到家门口,这样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感到十分吃力。 

  不过在市区其他一些地段,也有门面业主表示,门面和地摊的消费群体不一样,路边摊的存在,对正规店面冲击不大。 

  在北站菜市,业主巫女士说,一旦菜市路口摆满流动摊点后,许多市民都不进市场了,而且许多路边摊的菜和市场里面一样,都是从农贸批发市场进货的,可人们往往会误以为路边摊是小贩自己种的青菜,更新鲜,所以抢了他们的生意。 

  今报记者方凤琪 许如君 策划:李旭东 


  ▲路边的卖菜摊虽然方便群众,却影响了菜市正规摊点的生意。   

  飞鹅路上,人行道上的乱摆卖影响了行人通行。 

  今报记者颜篁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